推迟上学时间,孩子能多睡会儿吗?
2018-03-07 13:21:00  来源:正义网
   黑龙江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在全省范围内推后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在全国尚属首次。同时,浙江省教育厅也出台指导意见,表示各地各小学可根据年段、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上学时间。 

  将推迟上学时间作为减轻学生负担的突破口,可谓有的放矢:一大早起床到校,晚上做作业到半夜,“小学生比上班族还辛苦”;睡眠不足,已经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举措的初衷毋庸置疑,但实施效果如何,尚需实践检验。 

  这么说,底气显得不是很足。类似做法,一些地方也曾推行过,效果大多不理想,这一是因为,实现理想效果需要的一些配套条件并不具备,比如,对于不少家庭来说,除非父母上班时间也相应推迟,否则孩子还是要早早被送到学校,而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这样的举措,过不了部分家长、学校的“关”。 

  先说家长。孩子“累成狗”,没有哪个家长不心疼。但在让孩子累和“输在起跑线上”之间,多数家长会选择前者,这也是我们看到的现实。 

  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减轻学生负担的举措出台不少,效果却因为家长的“消极”而打了折扣。2003年,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减少作业”的规定引发热议。有媒体调查显示,超过40%的家长反对减少作业,或对不留作业、减少作业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现实中也出现过因为学校留作业少遭到家长“抗议”的情况。前两天,河北衡水多所学校学生联合举报学校寒假提前开学,衡水市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重申开学时间为3月3日,禁止学校集体补课行为。耐人寻味的是,对于学校补课,多数家长持赞成态度。 

  “既然最终要用成绩说话,现在多吃点苦就是必须的”,家长望子成龙,这样想不能说不对。而一旦这样的想法落实到孩子身上,即便推迟到校,孩子恐怕也多睡不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近年很盛行。它有误导的成分,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下,上好小学、好中学是上好大学的“捷径”。部分孩子起步晚,之后发力能追上,但另一部分孩子,真的可能出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学校有责任,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名校”。有关部门一再重申不能以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依据,但奥数培训班依然很火,因为对部分学校而言,这种招生方式从未停止,只不过换一种名目而已;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区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这样的区分也一直进行,好的师资多给了重点班。当不上课外班意味着上不了好中学、分不到重点班的时候,哪个家长敢让孩子松口气? 

  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我仔细看了诸多具体举措,都非常有针对性,但还是那句话:家长和学校的“关”过不了,效果就会打折扣。家长如何选择,社会只能呼吁而不能强制,但对学校一定要盯紧、管住。学生负担过重是个“老大难”问题,由来已久,牵涉方方面面,但只要有决心,会慢慢好起来。

 
 
  编辑: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