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怎样才能让学习类APP不再"变味儿"?
2019-01-21 09:41:00  来源:正义网

  徐晓洁

  胡钢

  门诊问题:

  学习类App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保障学习类App的健康发展?

  门诊专家:

  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晓洁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

  专家观点:

  ◇除了监管措施存在滞后性外,学习类App“变味”还反映出相关企业过于追求市场规模和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

  ◇平台应承担起内容审核义务、信息安全及适当义务、网络运行安全保障义务、依法获得行政许可或备案的义务和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义务。

  ◇学习类App用户群体中有众多的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自控管理能力,学习类App应承担更多的注意义务。

  ◇除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双审查”制度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建设机制的作用。

  ◇希望可以畅通学生及家长举报不良App及其牟利行为的渠道,更好地维护孩子们的权益,守护孩子们的“网络净土”。

  2019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根据要求,学习类App进校园,要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

  1月7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网发布消息,多个学习类App平台被责令整改,并被处以罚款。扫黄打非部门监测核查了“互动作业”“小猿搜题”“纳米盒”等20余个学习类App,责令“互动作业”App停止运营并处以罚款5万元,责令“纳米盒”App关闭问题版块并处以罚款8万元。

  专家认为,全面排查、专项整治并禁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背后,是近年来学习类App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变味儿”的学习类App

  近两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教学的改革推进,在线学习类App已成为新一代未成年人学习的重要路径。

  据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K12公立学校中

  (“K12”全称为“Kindergartento12”,在中国通常指小学到高中学段),约有小学生1亿人,初中生4300万人,高中生2300万人,这1.6亿多入学人口构成了K12教育行业的潜在用户。同时,每年还有1600万6岁人口成为新增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为这个市场输送着新的消费者。

  同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推动在线开放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和移动教育应用软件研发,支持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线辅导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新模式,培育社会化的在线教育服务市场。

  在政策和市场的“利好”条件下,这两年各种在线学习辅导类App相继出现。其中,以“小猿搜题”“学霸君”为代表的题库型App和以“作业帮”“作业盒子”为代表的作业类App,获得了众多学生和家长青睐。

  文女士是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向记者坦言,随着孩子学习科目增多和课业增加,家长想为孩子学习提供帮助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目前,学校不允许也不推广学生家长使用教辅类App,但我还是会下载一些App来辅助孩子完成日常作业。”

  “App中有些题型分析和答案是付费的,需要充值才可以查看。”文女士认为这样的收费项目自己可以接受,“这就像付费上课一样。”而她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家长也和她一样,会选择一些学习类App“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家长,一些学校也会要求学生使用学习类App,用于做作业、查成绩、课外阅读等。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向记者提到,“2018年上学期老师就是通过App留作业,不得不使用。”

  然而,随着学习类App的快速兴起,频频被曝出内容涉黄、强制推广、游戏众多、充值消费等问题,引发家长们对学习教辅类App的担忧。

  2017年8月,“作业帮”App被多家媒体曝光,其“同学圈”功能的“笑话来了”版块惊现“荤段子”;2018年8月,有媒体报道福州某中学推荐给学生一款可以查看“考试报告”“题目解析”“考试原卷”等内容的App,但只能免费查看一门科目的考试成绩,其他功能需要花365元购买一年的使用权;2018年10月,媒体曝光“互动作业”App界面中游戏内容醒目,能从App直接登录游戏中心……

  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晓洁律师表示,身为家长,她不仅担心孩子会养成对学习类App的依赖性,更担心孩子会在此类App的“牵线搭桥”下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线学习类App发展至今,为何“变了味儿”?受访专家认为,除了监管措施存在滞后性外,还反映出相关企业过于追求市场规模和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

  对于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不少家长表示支持,认为“对进校园的App加强约束和规范正当其时”。

  平台应承担五项注意义务

  “商业公司的竞争不能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尤其事关无辜的孩子。”小文妈妈认为App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是“孩子是底线”。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表示,移动应用软件经营者,应当依据网络安全法、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电信条例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总的来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平台应承担起内容审核义务、信息安全及适当义务、网络运行安全保障义务、依法获得行政许可或备案的义务和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义务。”胡钢对记者说,根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如果违反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将被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营业执照。

  “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App运营商应履行监管职责,对内容提供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的审核。”徐晓洁认为,“学习类App用户群体中有众多的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自控管理能力,学习类App应承担更多的注意义务。”

  徐晓洁还表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4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若审查不严,App上出现‘小黄文’‘荤段子’等内容,运营商则还可能涉及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期待更严格的审查和准入标准

  “教育部的通知说明App乱象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目前缺少内容分级制度,如果把审查的权利下放到地方职能部门或学校,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判断产生不一样的标准。”在徐晓洁看来,制定标准的都是成年人,有的信息在部分人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或者法律人士看来,可能具有诱惑性、煽动性或欺骗性。

  “因此,这些App不仅需要适应广泛的监管规定,还应有特定的更细化的监管规则,如学习类App内容是否应该规范化、可否插入商业化诱导性的链接等。”徐晓洁建议,“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学习类App还有待更严格的审查和准入标准。”

  胡钢建议,应依据平等及非歧视原则,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措施。即依据相关法律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对实体性与网络化校外培训或辅导机构一体化监管。“同时,对传统纸质教辅材料与网络化教育辅导教材一体化监管。该审批的审批,该备案的备案,务必保证内容合法合规,并防范盗版侵权。”

  受访专家认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老师对于推荐学生使用的学习类App,自己也应当安装使用,一旦发现有不健康内容,应及时让同学们卸载停止使用。家长在学生使用App时,及时查看App的内容更新,提前对学习内容进行过滤。

  若学校因教学需要使用App,受访的家长仍表示支持并肯定了此类App的优点,但还是希望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并期待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监管机制。

  对于如何做好长期监管,胡钢认为除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双审查”制度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建设机制的作用。

  “可以发挥群众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胡钢提出,“还可适时启动消费者协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检察机关提起相关公益诉讼,并对严重失信经营者追究巨额惩罚性赔偿。”

  此外,受访家长还表示,希望可以畅通学生及家长举报不良App及其牟利行为的渠道,更好地维护孩子们的权益,守护孩子们的“网络净土”。

  编辑: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