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体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载体。4月9日下午,江都检察院全体人员参加了2021年第一期江苏检察大讲堂,学习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文物保护与文化自信”专题讲座。
为认真落实“坚持开门教育整顿”要求,同时切实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展现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责,4月12日,江都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旭,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晓琴带队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开展座谈听取意见,并以检察建议的形式助力樊川粮库文物保护。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嵇瑾参加座谈。
江都区樊川粮库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按照前苏联专家的设计建造,于2018年年底被确定为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粮库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大运河曾经作为交通运输要道的光辉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江都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在履职中发现,樊川粮库破损严重,且因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粮库未设立文物保护标志,未作标识宣传,以致平时不注重保护。根据樊川粮库现状,建议制订修缮方案,开展相关类案排查并加强宣传,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针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消防器材放置、影院广告超时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双方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嵇瑾局长表示,检察建议及时有力,将着力落实整改。
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议:强化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络,通过适时召开联席会议、重大事项提前介入等形式共同保护公共利益。
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力推进。江都检察院通过开展公益诉讼行动,以检察建议的方式介入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到与文物保护部门的同频共振,共同助力文物保护。江都检察院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做到队伍教育整顿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