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范青青,江都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曾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员。
这是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这是勇敢与懦弱、忠诚与谎言的呐喊,这是成长与痛苦、温暖与悲悯的沉淀,这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向往,这是战争与宗教的动荡,这是国家、民族、社会骤变的投影,这是一幕于波澜壮阔中娓娓道来的温情,这是一颗始终“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感动,这是——《追风筝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医生,2003年出版其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就稳居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创下出版奇迹。卡勒德·胡赛尼因该书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全书围绕风筝和两个阿富汗孩子成长的故事,诠释了一个背叛和救赎的感人主题。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即阿米尔)的视角讲述,按时间顺序从童年讲到成年。阿米尔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富商家庭,母亲在生他时难产而死,身为纯正普什图人的阿米尔的父亲有一个哈扎尔族仆人阿里,阿里的儿子哈桑是阿米尔情同手足,两人喝着同样的乳汁长大,在阿米尔受别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哈桑站出来保护他,尽管哈桑比他还要瘦弱。天性懦弱的阿米尔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阿米尔渴望获得父亲的认可赞赏。阿米尔斗风筝是个行家里手,哈桑追风筝也毫不逊色于阿米尔,他能像雷达一样准确的追到被斗败的风筝然后按当地的规矩将“战利品”占为己有。在喀布尔传统的斗风筝盛会上,阿米尔和哈桑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阿米尔需要象征胜利的蓝色风筝获得父亲的肯定,在他目睹哈桑独自捡风筝时惨遭阿塞夫的同性相侵的整个过程后却怯弱地默默跑开了。从此他们之间有了裂痕,而这裂痕的根源是阿米尔对友情的背叛,最终导致了同一个屋檐下的彼此心灵折磨。终于阿米尔走了更加卑劣的一步:设计诬陷哈桑是贼,从而胁迫他与哈里搬离了喀布尔这个家。
随着战争的爆发,阿米尔跟父亲去了美国。在那里他和父亲一道辛勤的工作学习。阿米尔也找到了自己终身的伴侣索雅拉。许多年就这样过去,过往的一切似乎都被尘封。当20余年后再度接到幼年时崇敬的朋友拉辛汗的电话,听说了阿里和哈桑的死,也知道了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救赎被幼年时所做可耻之事折磨的心灵,他终于他祛退了内心的懦弱,回到阿富汗,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统治的阿富汗,救出了自己的侄子索拉博并把他带到美国。
从全书看,最精彩的部分依然是阿米尔与哈桑的童年时代,在古老中亚风情的衬托下,在纯真与忠诚的笼罩下,两个孩子用充满好奇的视角观察周边世界,用敏感的心灵感受着爱恨,嫉妒,忠诚,怜悯,绝情。少年时的友谊是那么充满力量,干净而持久的。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护,每个人心中所向往,就如同哈桑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小说高潮迭起,始终牢牢抓住读者的神经。结尾的处理也是别出心裁,意味深长的:“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简单的一个画面便勾连起往昔,举重若轻,故事就这样定格在这个瞬间,但激起的涟漪并未消散。更多传达的是平静与释然,留给读者的不再是无尽的悔恨,而是温暖。毕竟,这个民族需要追风筝的人,无论风筝在天空还是心中。
风筝所代表的应该是忠诚与勇敢,光明与正义,这些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哈桑的天赋秉性中与生俱来就拥有,当他不吝赞美阿米尔创作的故事时,当他挺身而出保护阿米尔时,当他全力协助阿米尔取得斗风筝的胜利时;但阿米尔跟它们却相距甚远,他吝于和哈桑分享识字的机会,他眼见哈桑遭受凌辱而溜之大吉,他仅仅为了眼不见心不烦的目的设法驱离了哈桑。即便如此,多年以后,直到死哈桑都惦记着阿米尔,念着他的好。
小说以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通过讲述个人的命运来反映一个国家与民族在某个特殊时代的状态,作者也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一种人文关怀。虽然曾经犯下过错误,但是最终会醒悟并努力去弥补,这是卡米尔人性的闪光点,也是作者对自己这个民族深切的希望,尽管饱受沧桑,几经战乱,但是人民仍然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因此,小说没有被局限于个人层面,而是进一步上升到了社会层面。
人性都是向往忠诚、友谊的,“追风筝的人”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更是我们每个人。那支风筝象征着友情、亲情及美好的事物,如果你有失去的,就努力把它追回来,那是属于你的风筝。要始终保持 “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初心,只要你能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寻的方向!